自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市场启动以来,碳价已经由启动时的每吨48元上涨至每吨80元左右,上涨66%左右。与此同时,全国碳市场正在面临扩容,由电力行业扩容至八大重点排放行业,更多的“玩家”正在涌入这一市场。
春节过后,安徽省零碳协会执行会长杨磊发现,来找他的人明显增多了。“一天五拨人,上午三拨,下午两拨。”有的是来洽谈入会的,有的是联系合作的,有央企国企,也有民企,更多的人是来咨询。大家几乎都关注同一件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扩容。
在此之前,全国强制碳市场已启动两年半。中国的碳市场是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组成,强制和自愿两个碳市场既各有侧重、独立运行,又互补衔接、相互连通,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
当前,国内碳排放大多分布在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八大重点行业,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5%左右。但中国并未让碳交易覆盖全行业,而选择从电力开始,逐步推开。
“推进改革一向从易到难,电力行业数据基础好、产品单一,而且行业排放量大。”一位电力行业有关人员告诉元新闻记者:“另外,电力行业都是大型国企,管理制度相对健全,履约意愿高,数据造假难度较大。”
但情况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两份指南都释放出明确信号,即国电解铝行业将继发电行业之后,成为又一个被纳入强制性碳市场的行业。这是两会以来全国碳市场扩容又一强有力的信号。
李强总理则在2月16日签发国务院令《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该条例自今年5月1日起实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条例明白准确地提出:重点排放单位未依规定清缴其碳排放配额的,将处清缴时限前1个月市场交易平均成交价格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产整治。”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元新闻记者:在全国强制碳市场启动的两年半时间里,更多是对第三方数据造假处罚较多。
“条例实施之后,政策将更加明朗,时间表界定清晰,执法机构和执法动作规范,重点碳排放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明确,相应处罚都有了依据。”杨磊说。
这将给一部分即将面临扩容的公司能够带来压力。对很多企业来说,碳排放权交易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条例颁布就是在为后期扩容做准备。电力行业主要都是央国企,钢铁、建材、铝这一些行业进来(市场)之后,就会出现很多不一样的市场主体。既然要约束你,就不能只喊口号。法条就为了后面更好地执行。”
在碳排放权交易的框架下,参与交易的企业分配到一个碳排放的“配额”,这个配额(碳排放权)可当作商品在市场上交易,企业能得到与自己发电能力相匹配的免费排放配额,配额之外的排放,必须从碳市场购买。若实际排放低于配额,也可在全国碳市场出售配额以获取收益。
2011年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地启动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2017年12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纳入2257家发电企业,累计成交量约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
皖能能源交易公司几乎在全国碳市场交易启动的同时成立,由安徽省皖能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后者则由皖能集团控股。皖能集团旗下拥有多家火电企业,也是当前安徽装机容量最大的发电公司,是全国碳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自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市场启动以来,皖能集团率先参与CCER交易市场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总量近600万吨。连续两个履约周期,皖能集团所属重点排放单位均超前完成履约任务,实现履约率100%。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碳配额基准值(决定配额发放量的一项重要参数,意味着发电企业可获得的配额)逐渐收紧。这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倒逼企业减碳。”皖能能源交易公司有关人员和记者说:“一方面要通过市场研判、严谨测算、超前规划,制定高质量交易策略,运用多元化交易方式推进交易工作;另一方面则充分的利用碳市场抵消机制,利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和碳配额置换等措施,为火电企业降低履约成本。”
在全国碳市场中,一个最简单的模型就是,由于碳配额基准值收缩,假如整体碳排放规模不变,履约后的剩余配额也会减少。伴随履约期临近,购买配额完成清缴履约的需求进一步释放,全国碳市场将渐趋活跃,碳排放配额的价格也会上涨。
元新闻记者注意到,全国碳市场上线日,碳的收盘价格维持在89.64元/吨。这一涨幅相当可观。而对于控排企业来讲,1块钱的价格波动就代表了几十甚至上百万的成本或收益。
“长期看,‘碳’的价格是涨的。”皖能能源交易公司有关人员和记者说。这基本也代表一种业内共识。今年2月,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也表示:碳价整体呈现平稳上涨态势,由启动时的每吨48元上涨至每吨80元左右,上涨66%左右。
单纯从交易看,碳排放权正越来越值钱。由于一致认为未来碳配额会慢慢的稀缺,这也令市场出现“惜售”现象。“需要购买的企业买不着,会影响市场的交易活跃度。”
实际上,目睹电力行业两年多的全国碳市场实盘交易后,碳排放其他七大重点行业(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中的不少企业已经在摩拳擦掌。
在建材领域,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周金波曾在全国“两会”期间建言快速推进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他认为这将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实现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不少钢铁企业都很想或者说急需参与进去(全国碳市场)。”上海一家一直为钢铁、铝业、锂电池、建材公司可以提供“碳计算”服务的企业高管告诉元新闻记者:“这一些企业大部分都在双碳领域布局较早。单从经济利益考虑,不少电力企业每年单单利用排放权交易就能赚到几百万、上千万,这对他们很有诱惑力。”
他同时表示:只有深度参与进去,企业之前花大价钱搞的各项“节能降碳”才有机会在市场上体现出价值,围绕“双碳”的“碳金融”也才能得以开展。
2023年,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多次举办碳市场扩围相关的学术研讨。5月召开了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启动会,6月召开了石化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一次工作会议,7月、9月举行了两期全国碳市场扩围关键技术学术沙龙,首期聚焦“间接排放是否应纳入全国碳市场”议题,第二期聚焦水泥、钢铁、电解铝等行业配额盈缺率、清缴履约上限、绿电在配额与核算中的体现、核算核查方法等问题。
安徽省零碳协会执行会长杨磊则认为:这是一个倒逼机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3060”)。“国家的政策已经逐渐清晰了,企业的嗅觉是敏感的,同时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意愿也是强大的。有远见的企业算的是明天的账,‘3060’中间蕴含着巨大的产业机遇。”
“背后是产业的转型。”杨磊说,“欧美一直在卡我们脖子,它的先进技术不给你提供了。如果你还按照传统工艺、传统能耗去发展,就会被甩得更远。不管是市场的扩容还是条例的出台,就是要倒逼国内相关产业利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降耗绿色发展。谁先行动谁受益,谁先减排降耗谁赢得市场空间和竞争机会。”
温室气体不仅包括二氧化碳,还包括甲烷。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金鼎安全董事长蔡长辉告诉元新闻,金鼎安全正在进一步加大对低浓度瓦斯燃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清洁高效发电技术、瓦斯氧化供热、瓦斯提纯、井下煤炭气化利用等新技术的应用研究。“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导致近1.2亿吨甲烷排放,全球能源部门的甲烷排放量仍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实际上,我们瞄准的就是甲烷这一温室气体的利用。”
合肥一家企业的老板陈庆宇刚刚在高新区拿到一块地,他计划在这里打造“零碳园区”,通过新技术的使用,实现园区的“净零碳排放”。
在去年底举行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分组会议上,杨磊也提议搭建“粤港澳地区与革命老区零碳示范项目合作平台”。目前这一提议正在落实之中。去年底,占地面积326亩,总投资12.19亿元的中环信(金寨)零碳产业园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金寨开发区举行。“对革命老区来说,这既是一种资源禀赋,也体现出一种后发优势。”
自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市场启动以来,碳价已经由启动时的每吨48元上涨至每吨80元左右,上涨66%左右。与此同时,全国碳市场正在面临扩容,由电力行业扩容至八大重点排放行业,更多的“玩家”正在涌入这一市场。
春节过后,安徽省零碳协会执行会长杨磊发现,来找他的人明显增多了。“一天五拨人,上午三拨,下午两拨。”有的是来洽谈入会的,有的是联系合作的,有央企国企,也有民企,更多的人是来咨询。大家几乎都关注同一件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扩容。
在此之前,全国强制碳市场已经启动两年半。中国的碳市场是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组成,强制和自愿两个碳市场既各有侧重、独立运行,又互补衔接、互联互通,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
当前,国内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八大重点行业,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5%左右。但中国并未让碳交易覆盖全行业,而选择从电力开始,逐步推开。
“推进改革一向从易到难,电力行业数据基础好、产品单一,而且行业排放量大。”一位电力行业相关人士告诉元新闻记者:“另外,电力行业都是大型国企,管理制度相对健全,履约意愿高,数据造假难度较大。”
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两份指南都释放出明确信号,即国电解铝行业将继发电行业之后,成为又一个被纳入强制性碳市场的行业。这是两会以来全国碳市场扩容又一强有力的信号。
李强总理则在2月16日签发国务院令《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该条例自今年5月1日起实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条例明确提出:重点排放单位未按照规定清缴其碳排放配额的,将处清缴时限前1个月市场交易平均成交价格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产整治。”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元新闻记者:在全国强制碳市场启动的两年半时间里,更多是对第三方数据造假处罚较多。
“条例实施之后,政策将更加明朗,时间表界定清晰,执法机构和执法动作规范,重点碳排放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明确,相应处罚都有了依据。”杨磊说。
这将给一部分即将面临扩容的企业带来压力。对很多企业来说,碳排放权交易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条例颁布就是在为后期扩容做准备。电力行业主要都是央国企,钢铁、建材、铝这些行业进来(市场)之后,就会出现很多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既然要约束你,就不能只喊口号。法条就是为了后面更好地执行。”
在碳排放权交易的框架下,参与交易的企业分配到一个碳排放的“配额”,这个配额(碳排放权)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企业能得到与自己发电能力相匹配的免费排放配额,配额之外的排放,必须从碳市场购买。若实际排放低于配额,也可在全国碳市场出售配额以获取收益。
2011年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地启动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2017年12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纳入2257家发电企业,累计成交量约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
皖能能源交易公司几乎在全国碳市场交易启动的同时成立,由安徽省皖能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后者则由皖能集团控股。皖能集团旗下拥有多家火电企业,也是当前安徽装机容量最大的发电公司,是全国碳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自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市场启动以来,皖能集团率先参与CCER交易市场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总量近600万吨。连续两个履约周期,皖能集团所属重点排放单位均超前完成履约任务,实现履约率100%。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碳配额基准值(决定配额发放量的一项重要参数,意味着发电企业可获得的配额)逐渐收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企业减碳。”皖能能源交易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一方面要通过市场研判、严谨测算、超前规划,制定高质量交易策略,运用多元化交易方式推进交易工作;另一方面则充分利用碳市场抵消机制,利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和碳配额置换等措施,为火电企业降低履约成本。”
在全国碳市场中,一个最简单的模型就是,由于碳配额基准值收缩,假如整体碳排放规模不变,履约后的剩余配额也会减少。伴随履约期临近,购买配额完成清缴履约的需求进一步释放,全国碳市场将渐趋活跃,碳排放配额的价格也会上涨。
元新闻记者注意到,全国碳市场上线日,碳的收盘价格维持在89.64元/吨。这一涨幅相当可观。而对于控排企业来讲,1块钱的价格波动就代表了几十甚至上百万的成本或收益。
“长期看,‘碳’的价格是涨的。”皖能能源交易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基本也代表一种业内共识。今年2月,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也表示:碳价整体呈现平稳上涨态势,由启动时的每吨48元上涨至每吨80元左右,上涨66%左右。
单纯从交易看,碳排放权正越来越值钱。由于普遍认为未来碳配额会越来越稀缺,这也令市场出现“惜售”现象。“需要购买的企业买不着,会影响市场的交易活跃度。”
实际上,目睹电力行业两年多的全国碳市场实盘交易后,碳排放其他七大重点行业(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中的不少企业已经在摩拳擦掌。
在建材领域,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周金波曾在全国“两会”期间建言加快推进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他认为这将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实现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不少钢铁企业都很想或者说急需参与进去(全国碳市场)。”上海一家一直为钢铁、铝业、锂电池、建材企业提供“碳计算”服务的企业高管告诉元新闻记者:“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在双碳领域布局较早。单从经济利益考虑,不少电力企业每年单单利用排放权交易就能赚到几百万、上千万,这对他们很有诱惑力。”
他同时表示:只有深度参与进去,企业之前花大价钱搞的各项“节能降碳”才有可能是在市场上体现出价值,围绕“双碳”的“碳金融”也才能得以开展。
2023年,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多次举办碳市场扩围相关的学术研讨。5月召开了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启动会,6月召开了石化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一次工作会议,7月、9月举行了两期全国碳市场扩围关键技术学术沙龙,首期聚焦“间接排放是否应纳入全国碳市场”议题,第二期聚焦水泥、钢铁、电解铝等行业配额盈缺率、清缴履约上限、绿电在配额与核算中的体现、核算核查方法等问题。
安徽省零碳协会执行会长杨磊则认为:这是一个倒逼机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3060”)。“国家的政策已经逐渐清晰了,企业的嗅觉是敏感的,同时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意愿也是强大的。有远见的企业算的是明天的账,‘3060’中间蕴含着巨大的产业机遇。”
“背后是产业的转型。”杨磊说,“欧美一直在卡我们脖子,它的先进的技术不给你提供了。如果你还按照传统工艺、传统能耗去发展,就会被甩得更远。不管是市场的扩容还是条例的出台,就是要倒逼国内相关产业利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降耗绿色发展。谁先行动谁受益,谁先减排降耗谁赢得市场空间和竞争机会。”
温室气体不仅包括二氧化碳,还包括甲烷。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金鼎安全董事长蔡长辉告诉元新闻,金鼎安全正在进一步加大对低浓度瓦斯燃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清洁高效发电技术、瓦斯氧化供热、瓦斯提纯、井下煤炭气化利用等新技术的应用研究。“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导致近1.2亿吨甲烷排放,全球能源部门的甲烷排放量仍接近历史顶配水平。实际上,我们瞄准的就是甲烷这一温室气体的利用。”
合肥一家公司的老板陈庆宇刚刚在高新区拿到一块地,他计划在这里打造“零碳园区”,通过新技术的使用,实现园区的“净零碳排放”。
在去年底举行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分组会议上,杨磊也提议搭建“粤港澳地区与革命老区零碳示范项目合作平台”。目前这一提议正在落实之中。去年底,占地面积326亩,总投资12.19亿元的中环信(金寨)零碳产业园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金寨开发区举行。“对革命老区来说,这既是一种资源禀赋,也体现出一种后发优势。”
自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市场启动以来,碳价已经由启动时的每吨48元上涨至每吨80元左右,上涨66%左右。与此同时,全国碳市场正在面临扩容,由电力行业扩容至八大重点排放行业,更多的“玩家”正在涌入这一市场。1、扩容的碳交易市场春节过后,安徽省零碳协会执行会长杨磊发现,来找他的人明显增多了。“一天五拨人,上午三拨,下午两拨。”有的是来洽谈入会的,有的是联系合作的,有央企国企,也有民企,更多的人是来咨询。大家几乎都关注同一件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扩容。在此之前,全国强制碳市场已启动两年半。中国的碳市场是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组成,强制和自愿两个碳市场既各有侧重、独立运行,又互补衔接、相互连通,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当前,国内碳排放大多分布在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八大重点行业,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5%左右。但中国并未让碳交易覆盖全行业,而选择从电力开始,逐步推开。“推进改革一向从易到难,电力行业数据基础好、产品单一,而且行业排放量大。”一位电力行业有关人员告诉元新闻记者:“另外,电力行业都是大型国企,管理制度相对健全,履约意愿高,数据造假难度较大。”从国际经验看,火电行业是各国碳市场均优先选择纳入的行业。但情况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两份指南都释放出明确信号,即国电解铝行业将继发电行业之后,成为又一个被纳入强制性碳市场的行业。这是两会以来全国碳市场扩容又一强有力的信号。李强总理则在2月16日签发国务院令《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该条例自今年5月1日起实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条例明白准确地提出:重点排放单位未依规定清缴其碳排放配额的,将处清缴时限前1个月市场交易平均成交价格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产整治。”上述业内人士告诉元新闻记者:在全国强制碳市场启动的两年半时间里,更多是对第三方数据造假处罚较多。“条例实施之后,政策将更加明朗,时间表界定清晰,执法机构和执法动作规范,重点碳排放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明确,相应处罚都有了依据。”杨磊说。这将给一部分即将面临扩容的公司能够带来压力。对很多企业来说,碳排放权交易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条例颁布就是在为后期扩容做准备。电力行业主要都是央国企,钢铁、建材、铝这一些行业进来(市场)之后,就会出现很多不一样的市场主体。既然要约束你,就不能只喊口号。法条就为了后面更好地执行。”2、飙升的“碳”价在碳排放权交易的框架下,参与交易的企业分配到一个碳排放的“配额”,这个配额(碳排放权)可当作商品在市场上交易,企业能得到与自己发电能力相匹配的免费排放配额,配额之外的排放,必须从碳市场购买。若实际排放低于配额,也可在全国碳市场出售配额以获取收益。2011年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地启动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2017年12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纳入2257家发电企业,累计成交量约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皖能能源交易公司几乎在全国碳市场交易启动的同时成立,由安徽省皖能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后者则由皖能集团控股。皖能集团旗下拥有多家火电企业,也是当前安徽装机容量最大的发电公司,是全国碳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自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市场启动以来,皖能集团率先参与CCER交易市场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总量近600万吨。连续两个履约周期,皖能集团所属重点排放单位均超前完成履约任务,实现履约率100%。“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碳配额基准值(决定配额发放量的一项重要参数,意味着发电企业可获得的配额)逐渐收紧。这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倒逼企业减碳。”皖能能源交易公司有关人员和记者说:“一方面要通过市场研判、严谨测算、超前规划,制定高质量交易策略,运用多元化交易方式推进交易工作;另一方面则充分的利用碳市场抵消机制,利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和碳配额置换等措施,为火电企业降低履约成本。”在全国碳市场中,一个最简单的模型就是,由于碳配额基准值收缩,假如整体碳排放规模不变,履约后的剩余配额也会减少。伴随履约期临近,购买配额完成清缴履约的需求进一步释放,全国碳市场将渐趋活跃,碳排放配额的价格也会上涨。元新闻记者注意到,全国碳市场上线日,碳的收盘价格维持在89.64元/吨。这一涨幅相当可观。而对于控排企业来讲,1块钱的价格波动就代表了几十甚至上百万的成本或收益。“长期看,‘碳’的价格是涨的。”皖能能源交易公司有关人员和记者说。这基本也代表一种业内共识。今年2月,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也表示:碳价整体呈现平稳上涨态势,由启动时的每吨48元上涨至每吨80元左右,上涨66%左右。单纯从交易看,碳排放权正越来越值钱。由于一致认为未来碳配额会慢慢的稀缺,这也令市场出现“惜售”现象。“需要购买的企业买不着,会影响市场的交易活跃度。”3、摩拳擦掌的“城外人”实际上,目睹电力行业两年多的全国碳市场实盘交易后,碳排放其他七大重点行业(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中的不少企业已经在摩拳擦掌。在建材领域,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周金波曾在全国“两会”期间建言快速推进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他认为这将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实现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不少钢铁企业都很想或者说急需参与进去(全国碳市场)。”上海一家一直为钢铁、铝业、锂电池、建材公司可以提供“碳计算”服务的企业高管告诉元新闻记者:“这一些企业大部分都在双碳领域布局较早。单从经济利益考虑,不少电力企业每年单单利用排放权交易就能赚到几百万、上千万,这对他们很有诱惑力。”他同时表示:只有深度参与进去,企业之前花大价钱搞的各项“节能降碳”才有机会在市场上体现出价值,围绕“双碳”的“碳金融”也才能得以开展。2023年,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多次举办碳市场扩围相关的学术研讨。5月召开了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启动会,6月召开了石化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一次工作会议,7月、9月举行了两期全国碳市场扩围关键技术学术沙龙,首期聚焦“间接排放是否应纳入全国碳市场”议题,第二期聚焦水泥、钢铁、电解铝等行业配额盈缺率、清缴履约上限、绿电在配额与核算中的体现、核算核查方法等问题。安徽省零碳协会执行会长杨磊则认为:这是一个倒逼机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3060”)。“国家的政策已经逐渐清晰了,企业的嗅觉是敏感的,同时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意愿也是强大的。有远见的企业算的是明天的账,‘3060’中间蕴含着巨大的产业机遇。”“背后是产业的转型。”杨磊说,“欧美一直在卡我们脖子,它的先进的技术不给你提供了。如果你还按照传统工艺、传统能耗去发展,就会被甩得更远。不管是市场的扩容还是条例的出台,就是要倒逼国内相关产业利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降耗绿色发展。谁先行动谁受益,谁先减排降耗谁赢得市场空间和竞争机会。”不少皖企都在瞄准更远的未来。温室气体不仅包括二氧化碳,还包括甲烷。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金鼎安全董事长蔡长辉告诉元新闻,金鼎安全正在进一步加大对低浓度瓦斯燃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清洁高效发电技术、瓦斯氧化供热、瓦斯提纯、井下煤炭气化利用等新技术的应用研究。“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导致近1.2亿吨甲烷排放,全球能源部门的甲烷排放量仍接近历史顶配水平。实际上,我们瞄准的就是甲烷这一温室气体的利用。”合肥一家公司的老板陈庆宇刚刚在高新区拿到一块地,他计划在这里打造“零碳园区”,通过新技术的使用,实现园区的“净零碳排放”。在去年底举行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分组会议上,杨磊也提议搭建“粤港澳地区与革命老区零碳示范项目合作平台”。目前这一提议正在落实之中。去年底,占地面积326亩,总投资12.19亿元的中环信(金寨)零碳产业园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金寨开发区举行。“对革命老区来说,这既是一种资源禀赋,也体现出一种后发优势。”(元新闻记者梁巍/文)